缺氧是指组织供养不足或用氧障碍,从而引起细胞代谢、功能以致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。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的特点,一般可将缺氧分为四种类型,即低张性缺氧、血液性缺氧、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。
CO中毒是指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,俗称煤气中毒。CO中毒可导致血液性缺氧。
CO中毒原理:血红蛋白是运输氧气的载体,通过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与氧气结合,在浓度低的地方与氧气解离来将肺泡处的氧气运输到各处组织。而CO被吸入体内后,迅速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,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。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40倍,因此少量CO即可抢占大量的血红蛋白,使许多氧气无法运输。碳氧血红蛋白不仅不能携带氧,还不易解离,是氧合血红蛋白解离速度的1/3600。当CO与血红蛋白中一个血红素结合后,可增加其余3个血红素对氧气的亲和力,妨碍血红蛋白与氧气的解离。因此,CO中毒既妨碍血红蛋白对氧气的结合,又妨碍血红蛋白对氧气的解离,使机体严重缺氧。
轻度中毒:以头痛、耳鸣、眼花、恶心、呕吐、四肢无力等为主。
中度中毒:在轻度中毒症状的基础上,出现面色潮红、多汗、走路不稳、意识模糊、因倦乏力等症状,还有患者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。
重度中毒:患者出现肺水肿、意识障碍、昏迷,严重者出现去大脑皮层状态,伴有高热、四肢肌张力增强和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。患者多有脑水肿、肺水肿、心肌损害、心律失堂和呼吸抑制,可造成死亡。
终止CO 吸入
迅速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,终止 CO 继续吸入。卧床休息,保暖,保持呼吸道畅通。
氧疗
1.吸氧:中毒者给予吸氧治疗,如鼻导管和面罩吸氧
2.高压氧舱治疗:病人在超大气压的条件下用100%氧气进行治疗,可使 COHb 半衰期缩短,能增加血液中物理溶解氧,提高总体氧含量,促进氧释放和加速CO排出,可迅速纠正组织缺氧。
重要器官功能支持
有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的病人,COHb浓度超过20%时有心脏骤停的危险,应密切进行心电监测。
防治脑水肿
CO严重中毒后,脑水肿可在24~48小时发展到高峰。在积极纠正缺氧的同时给予脱水治疗。
防治并发症和后遗症
保持呼吸道通畅,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。